環保新聞
聯係方式
-
公司:伟德官网地址
聯係人:李先生
電話:18576851991
傳真:0769-28636041
網址:www.chengaa.com
郵箱:1218061775@qq.com
地址:東莞市虎門鎮莞太路271號1棟
為(wei) 深入貫徹落實習(xi) 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根據《廣東(dong) 省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工作實施方案》,省第四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以下簡稱督察組)對東(dong) 莞市開展了第二輪生態環境保護例行督察。2024年11月11日,省生態環境保護委員會(hui) 專(zhuan) 題會(hui) 議研究督察報告。經省委、省政府批準,督察組於(yu) 2025年1月7日向東(dong) 莞市委、市政府進行反饋。督察組組長雷彪通報督察報告,東(dong) 莞市委書(shu) 記韋皓作表態發言,東(dong) 莞市市長呂成蹊主持會(hui) 議。羅世衍副組長,督察組有關(guan) 人員,東(dong) 莞市委、市政府有關(guan) 領導,有關(guan) 部門和各鎮街黨(dang) 政主要負責同誌等參加會(hui) 議。
督察認為(wei) ,東(dong) 莞市深入貫徹落實習(xi) 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視察廣東(dong) 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全麵落實省委“1310”具體(ti) 部署,協同推進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社會(hui) 高質量發展,取得明顯成效。
東(dong) 莞市委、市政府把深入學習(xi) 貫徹落實習(xi) 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視察廣東(dong) 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作為(wei) 頭等大事和首要政治任務,把生態環境保護作為(wei) 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市委、市政府主要負責同誌帶頭扛起生態環境保護政治責任,嚴(yan) 格落實生態環境保護“黨(dang) 政同責、一崗雙責”,全市上下形成真刀真槍、真金白銀、真抓實幹做好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良好局麵。
厚植高質量發展綠色根基。持續調整能源結構、產(chan) 業(ye) 結構、交通運輸結構、城鄉(xiang) 建設發展綠色轉型,持續打造綠色製造體(ti) 係。深入推動生產(chan) 、生活、生態“三生融合”,七大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基地年產(chan) 值超1000億(yi) 元。入選全國首批中小企業(ye) 數字化轉型試點城市,數字化轉型企業(ye) 6407家,國家級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企業(ye) 170家,均居全省第一。
全力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把水環境治理作為(wei) 城鄉(xiang) 一體(ti) 化統籌推進汙染防治和人居環境改善的重中之重,近3年累計建成汙水管網1.69萬(wan) 公裏、汙水集中處理能力388萬(wan) 噸/日。建成8個(ge) 市級美麗(li) 河湖,華陽湖被評為(wei) 全國美麗(li) 河湖優(you) 秀案例,茅洲河被評為(wei) 全國首批18個(ge) 美麗(li) 河湖案例之一。紮實推進固體(ti) 廢物全域減量和處置工作,實現生活垃圾“全焚燒、零填埋”,2個(ge) 垃圾分類案例入選住房城鄉(xiang) 建設部先進典型案例。
紮實推進綠美東(dong) 莞生態建設。對標打造一流灣區綜合環境,精準提升森林質量,完成林分優(you) 化、森林撫育3.7萬(wan) 畝(mu) ,新增種樹166萬(wan) 株,大王山森林公園古樹群入選全國最美古樹群,茅洲河東(dong) 寶公園段獲省國土空間生態修複十大範例。首創開展“四十百千”人居環境品質提升,全市96%村(社區)達美麗(li) 宜居村標準。
東(dong) 莞市高度重視此次督察工作,全力抓好督察發現問題整改。截至2024年12月底,督察組交辦的145宗信訪舉(ju) 報問題已辦結或階段性辦結97宗,責令整改9家,立案處罰30家。
督察指出,東(dong) 莞市生態環境領域還存在一些短板弱項,一些突出環境問題亟需加快解決(jue) 。
一是對標高質量發展仍有差距。
一些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改造升級不夠有力。東(dong) 莞造紙、建材、紡織等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改造升級、綠色轉型未達預期,資源消耗依賴性強、汙染物排放量大的問題比較突出。部分鎮街受能源政策調整影響大,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發展仍未能完全擺脫“路徑依賴”,改造升級缺乏資金人才技術,綠色轉型基礎薄弱,仍有曆史遺留問題需要解決(jue) ,高質量發展任務艱巨。
東(dong) 莞市個(ge) 別以造紙產(chan) 業(ye) 為(wei) 經濟支柱的鎮街煤炭消費長期處於(yu) 高位。全市15家造紙企業(ye) 中仍有12家在用燃煤機組,中堂鎮2023年煤炭消費量超出市下達煤炭消費量控製指標。部分造紙企業(ye) 2021—2023年實際原煤消費總量超出填報數據。
鎮村工業(ye) 園環境治理水平有待提升。東(dong) 莞市鎮村工業(ye) 園企業(ye) 規模小、數量多,汙染防治水平低等問題仍然突出。東(dong) 莞市出台了零散工業(ye) 廢水管理條例,但部分企業(ye) 存在缺失廢水轉移收集記錄、未按環評批複的工藝要求建設汙水處理設施、出水在線監測數據超標等情況。督察發現,3家共性工廠對入駐企業(ye) 管理不到位。2023年,全市1200多家年產(chan) 生揮發性有機物3噸以上、僅(jin) 使用不含再生工藝的活性炭吸附裝置企業(ye) ,揮發性有機物總產(chan) 生量約1.5萬(wan) 噸。為(wei) 解決(jue) 廢活性炭處理出路,東(dong) 莞市建設了活性炭再生中心,但上述相關(guan) 企業(ye) 治汙主體(ti) 責任不落實、監管不到位,實際廢活性炭申報量不到1.1萬(wan) 噸,應換未換問題突出。
二是重點領域汙染防治仍存短板。
大氣汙染防治存在差距。東(dong) 莞市空氣質量優(you) 良率2021—2023年未完成省考核目標任務,主要是臭氧超標。全市大氣汙染排放源量大麵廣,涉揮發性有機物企業(ye) 超過3萬(wan) 家、有機液體(ti) 儲(chu) 罐1467座、在用鍋爐數量超過1100台、燃油車保有量超399萬(wan) 輛,揮發性有機物和氮氧化物排放強度長期處於(yu) 較高水平。
工業(ye) 企業(ye) 廢氣排放未有效控製。督察發現,東(dong) 莞市在用低效揮發性有機物治汙設施多達3200餘(yu) 套,300多個(ge) 揮發性有機液體(ti) 儲(chu) 罐存在附件泄漏問題。氮氧化物等重點汙染物深度治理不到位,3家企業(ye) 應於(yu) 2023年完成玻璃行業(ye) 深度治理任務,但截至督察進駐時,仍未完成;部分企業(ye) 治理效果不佳,煙氣二氧化硫排放濃度超出排放限值。
部分河湧汙染問題仍較突出。2023年,東(dong) 莞市635條內(nei) 河湧中,仍有138條水質為(wei) 劣V類,占比21.7%;其中,長安鎮長青渠水質也為(wei) 劣Ⅴ類,未完成省下達目標任務。截至2024年3月,東(dong) 莞市3066個(ge) 入河排汙口,完成監測、溯源比例分別僅(jin) 16.8%、11.8%。入海河流整治不到位。2024年第一季度,茅洲河、太平水道、磨碟河、太陽洲西海等4條入海河流總氮同比均有所上升。2024年一季度抽測28個(ge) 河湧溝渠類入海排汙口,有6個(ge) 未完成消劣整治任務。
部分鎮街汙水處理能力較弱。管網建設仍有缺口。全市應於(yu) 2023年新建截汙次支管網及雨汙分流管網不少於(yu) 600公裏,實際上僅(jin) 完成465公裏;應於(yu) 2023年年底前建成13座生活汙水處理設施,仍有9座未建成。管網設計運維管護不到位,萬(wan) 江、望牛墩、麻湧、洪梅鎮生活汙水收集率不足45%;大朗鎮生活汙水主幹管存在嚴(yan) 重缺陷;2023年樟木頭鎮、鳳崗鎮汙水處理廠運行負荷率不高。
三是一些重要整改事項尚未完成。
督察整改任務落實存在差距。第二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要求2024年年底前建成的市汙泥集中處理處置項目,截至2024年3月才動工建設;要求2023年年底前完成陸地海砂淡化場設置工作,督察進駐時2個(ge) 砂場尚未投產(chan) 。陸地洗砂場所管理有待加強。第一輪省級環境保護督察要求2023年年底前建成的石馬河流域EPC+O項目幹流防洪整治工程仍剩餘(yu) 5公裏堤防未完成。部分曆次督察交辦信訪案件整改仍不徹底。
部分垃圾填埋場日常管理有待加強。跟蹤監測發現,東(dong) 莞市有部分填埋場地下水監測指標出現波動。為(wei) 解決(jue) 全市垃圾填埋場濃縮液問題,東(dong) 莞市建成海心沙資源綜合利用中心垃圾填埋場濃縮液集中處理設施,但該項目平均運行負荷僅(jin) 約65%,虎門鎮五馬、塘廈鎮石漳浦等填埋場濃縮液仍采用回灌方式處理。
部分飲用水水源地環境問題整治進度滯後。東(dong) 莞市2019年以來排查出的位於(yu) 水源保護區內(nei) 的工業(ye) 企業(ye) 仍有16家未完成整治。部分飲用水水源二級保護區內(nei) 仍有企業(ye) 在生產(chan) 經營。
四是部分突出環境問題亟待解決(jue) 。
自然保護地管理不到位。通過省林業(ye) 局開展的自然保護地人類活動遙感監測線索實地核查,東(dong) 莞市需整改的人類活動圖斑有9處未完成整改。擅自占用自然保護地情況時有發生,督察發現,東(dong) 莞市在上報全市自然保護地整合優(you) 化方案後,未嚴(yan) 格落實自然保護地管理要求。
環境整治項目施工管理不到位引發環境汙染。東(dong) 莞市第二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整改方案提出推進存量垃圾清理整治,督察發現,4個(ge) 綜合整治項目現場開挖後垃圾堆體(ti) 未及時覆蓋,開挖邊界外存在大量生活垃圾,垃圾晾曬區滲濾液橫流,在未按規定收集處理基坑底部積存滲濾液的情況下,便開展篩下物回填作業(ye) 。
農(nong) 業(ye) 養(yang) 殖尾水治理進展緩慢。東(dong) 莞市水產(chan) 養(yang) 殖總麵積達5.41萬(wan) 畝(mu) ,按照《東(dong) 莞市落實珠三角百萬(wan) 畝(mu) 養(yang) 殖池塘升級改造綠色發展三年行動方案》,應於(yu) 2024年12月底前完成2.86萬(wan) 畝(mu) 養(yang) 殖池塘升級改造與(yu) 尾水治理任務,截至督察進駐時,僅(jin) 完成0.67萬(wan) 畝(mu) 。
固體(ti) 廢物管理存在薄弱環節。建築垃圾處理體(ti) 係仍不健全,目前全市尚未建成建築垃圾消納場。固體(ti) 廢物亂(luan) 堆亂(luan) 棄問題突出。
督察要求,東(dong) 莞市要進一步以習(xi) 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以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為(wei) 契機,以更大決(jue) 心和力度做好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要加快推進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改造升級,構建具有東(dong) 莞特色的綠色製造體(ti) 係。推動能耗“雙控”向碳排放“雙控”轉變,加快推進鎮村工業(ye) 園升級改造。采取有效措施減少氮氧化物、揮發性有機物排放總量,降低臭氧濃度。完善生活汙水收集係統,防止黑臭水體(ti) 反彈,提升內(nei) 河湧水質,確保國考省考地表水斷麵達標。不折不扣完成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指出問題的整治。提升“百千萬(wan) 工程”質效,落細落實農(nong) 村人居環境整治任務,規範自然保護地管理,解決(jue) 固體(ti) 廢物亂(luan) 棄亂(luan) 堆問題,提升農(nong) 業(ye) 養(yang) 殖汙染管控水平,打造東(dong) 莞市高水平城鄉(xiang) 一體(ti) 灣區綠心。切實解決(jue) 好人民群眾(zhong) 反映強烈的突出生態環境問題。對失職失責問題,要責成有關(guan) 部門進一步深入調查,厘清責任,依規依紀依法嚴(yan) 肅、精準、有效開展問責。
督察強調,東(dong) 莞市委、市政府要根據督察報告,抓緊研究製定督察整改方案,在45個(ge) 工作日內(nei) 報送省委、省政府,整改方案和整改落實情況要按照有關(guan) 規定向社會(hui) 公開。
督察組還對發現的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問題進行了梳理,已按有關(guan) 規定移交東(dong) 莞市委、市政府處理。